领导寄语

陈云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中观经济学以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实践案例分析为基础,力图探索与破解世界各国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实践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难题,从资源生成理论的视角出发,将政府纳入市场主体范畴,通过政府间“三类九要素”的竞争与合作,在中观经济领域形成供给侧“三驾马车”(要素供给、环境供给、市场供给)与微观经济领域的企业产生关联效应,推动着各国经济增长开拓投资、创新、规则新引擎!

      实证包括了自证、他证和互证,方法包括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中观经济学把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上升为系统化的理论,目前以创建人的自证即自我亲身经历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为主,其作为一门具有生命力的经济学科纳入世界主流经济学体系,则需要学界同仁、老师同学们获取更多的他证、互证及方法上的创新。中观实验室是一条路径。

 

李善民

      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是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核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在此背景下,中观经济学应运而生,植根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突破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以全新视角阐释区域政府的经济行为逻辑与资源配置路径,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

      中山大学中观经济学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重点实验室,作为广东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围绕中观经济学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决策咨询和社会服务等核心职能不断探索与实践,致力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的高端学术平台。实验室以“理论研究—实践创新—社会服务”三位一体发展模式为路径,聚焦区域协调发展与产业协同演化,持续发布经济增长目标监测预测报告、全国营商环境企业调查报告、地方财政可持续性评估报告,持续推进学术成果的社会转化。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实验室将持续汇聚智慧与力量,以更坚定的信念、更扎实的实践,讲好中国经济学故事,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