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回顾 |流动人口的婚恋压力与劳动力市场纠纷关系
2025 年 4 月 28 日(星期一)下午,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孔东民到访中山大学中观经济学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重点实验室开展学术交流。实验室执行主任徐现祥教授出席并主持交流会。
讲座中,孔东民教授分享了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通过多维数据深入分析,揭示了移民流动和性别比例失衡对中国劳资纠纷的潜在影响。孔教授指出,移民和性别比例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与劳资纠纷的发生存在关联,特别是在特定社会和经济背景下,这种关联尤为显著。

方法上的创新
在研究方法层面,孔教授分享了研究团队的创新突破。本研究的创新点有两个:其一,使用城市异地人口来源的性别比例构建本土性别比例指标,通过该指标衡量本土婚恋市场竞争剧烈程度。其二,通过社交媒体数据精准获得区域事件数据,融合了多源异构地理信息数据与流动人口微观数据,探究了特定窗口期内事件发生背后的部分原因。文章采用了"自然实验+社交媒体大数据+事件研究"结合的验证方法,为分析异地劳动人口的婚恋压力与区域动态事件的交互提供了新颖的方法路径。

论文的贡献
本研究在学术领域内取得了多方面的突破性贡献。首先,它首次将移民的婚姻竞争与劳资纠纷现象联系起来,开拓了这一交叉领域的研究视角。其次,通过严谨的实证分析,研究揭示了性别比例失衡通过婚姻市场压力影响劳资纠纷产生的内在机制,为理解中国城市劳资纠纷的季节性趋势提供了全新的解释框架。再次,研究提出的政策建议——如放宽移民定居限制、优化劳动力市场资源分配等——对于缓解劳资纠纷、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最后,本研究在方法上的独创性为其他学者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和思路,有望推动移民、性别与劳动关系等领域的研究进一步发展。

作用机制与政策启示
讲座还深入探讨了移民与性别比例对劳资纠纷的作用机制。研究者认为,移民流动和性别结构的失衡可能通过加剧劳动力市场竞争和社会资源分配不均,从而间接推动劳资纠纷的发生。为此,讲座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旨在缓解上述因素的负面影响,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这场讲座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中国移民、性别比例与劳资纠纷之间复杂关系的平台,同时也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政策制定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与新的方向。
会后,与会师生合影留念,本次学术交流活动圆满结束。
